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前些天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的几句介绍,顿时起了兴趣。
光看推荐就觉得应该是一本有意思的书,内容采取青年和哲人对话的形式,引用的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弗洛伊德的名字听得很多,而同为心理学三大巨头的阿德勒却似乎未接触,足以证明我是多么的浅薄。他的“既不要批评,也不要表扬你的孩子”的教育理念,以前学到过,眨眼几年功夫,记忆烟消云散。
阿德勒的名字不太被提及,但是他的思想却影响着无数人,不信,你可以看看下面的内容,有没有你似曾相识或耳熟能详的理论呢?
岸见一郎说他想做阿德勒的柏拉图,古贺史健说他想做岸见的柏拉图,于是便有了这本书。
本书以青年和哲人的每次见面为时间线,共分成第一夜、第二夜、第三夜、第四夜、第五夜5个章节,不断进行进阶的谈话。
我也将分成这5个板块来讲一讲我读到的,我想到的和我悟到的内容。
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这个章节的核心在于提出两个互斥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决定论”(现在的我是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典型即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和“目的论”(我们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选择现在的我,也即阿德勒心理学观点)。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如把一切归因于原生家庭,童年创伤而逃避现实自我的责任)。过去不是现在的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过去,也即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什么样的意义。人人可以改变,选择安于现状是由于你的内心出于某种目的而刻意选择的结果。就连你的各种情绪,也都是你为达到某个目的而选择的一种手段。
哲人举了很多的生活实例帮助青年理解他的话。比如,愤怒也是可收可放的一种手段,就像冲孩子发火的母亲,她的怒火可能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地位,让孩子顺从罢了。
心理学基础知识里的“本性难移”,阿德勒心理学中用“生活方式”来说明,他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
第二夜《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了活在虚假的自我幻想中,人们可以表现出各种症状以逃避现实。
“鼓励”这个词再次回到我的视野中,是的,表扬不是鼓励,鼓励对于对于勇气的形成非常重要,鼓励的运用对教育者而言非常重要!
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便是“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如果存在竞争,就一定会带来烦恼,因为有竞争就会有胜有败。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哲人举了自己身材矮小的例子。健全的自卑感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和理想的自我比较。客观事实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对其的主观解释。自卑感和自卑情结完全不同,自卑情结有时还会发展出特殊心理状态——优越情结。
“夸耀不幸”解释了人过往经历中的不幸也可以成为其武器来支配对方,这让我大为震撼。当你把不幸作为武器时,那你可能永远都需要不幸。
愤怒分“私愤”和“公愤”。“权力之争”的概念进入视野,复仇阶段人的表现,再次论证了阿德勒的目的论。情绪只是人们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更好的手段,比如说有逻辑的语言。
这个章节里,分析了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和爱的课题。其他关系都可以选择、解除,唯独亲子关系不能,我们要勇敢面对关系。
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这是事实。通过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称为“人生谎言”,哲人反复列举了脸红女孩儿的例子。
其实每个学派和理论都有学习者、拥护者和反对者,我们没有必要非此即彼、争出输赢,正如阿德勒所宣扬的那样,不要陷入权力之争。
第三夜《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什么是自由?如何才能获得自由?本章节从阿德勒心理学主张的“课题分离”着手。
很多人为什么会寻求别人的认可,或者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很多情况下,这是由于受赏罚教育的影响。如果一味地在意别人的评价、看法和认可,便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如何才能为自己而活呢?阿德勒提出要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如何区分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别人的课题?哲人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解释。
我觉得课题分离中最难做到的便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分离。孩子虽然还小,可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们要给予他充分的尊重,给他创造最好的氛围,当孩子向我们求助的时候伸伸手便能帮助到他。比如说简单到系鞋带、吃饭、做作业、列计划、实施方案、布置自己的房间等等,把权力交还到孩子手上。确实很多时候我们大人帮他们完成更快,按照大人说的做会少走很多的弯路。但请明白,那不是我们人生,请把最终的选择权和决定权还给孩子,让他完成他自己的人生课题,让他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孩子需要我们的,是无条件的爱!不管他是好是坏,成功亦或失败,我们都接纳他,爱他。但爱他并不代表闯进他的领域指挥一通,所有亲密关系必须特别注意界限感。
另外,切记:你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不要妄图去改变他人,包括你的伴侣和孩子,因为那些都是他人的课题。
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做好自己的课题,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那是别人的课题,无需你去关注,你也无法改变。有时候,对别人来说,真实的你是怎样的,现实是怎样的完全不重要,他们评价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幻想而已。
第四夜《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这个章节承接上一章人际关系的出发点——课题分离,接着谈论人际关系的终点——共同体感觉。
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同时,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
首先要做的便是把self interest变成social interest。课题分离并不意味着冰冷的割裂,或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关心但不替代。每一个人同时属于多个共同体,很多人际关系和联系你可能看不见(这在《理性乐观派》这本书中有非常详细的解释),每个个体的存在都会有其价值。在共同体中努力地迈出第一步,给予别人什么,从中寻找自己的价值,这是我们自己的课题。主动做好自己的课题就行,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在共同体中找到自我价值,觉得自己对这个共同体来说是有用的,你便有了“归属感”。
不批评也不表扬,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本质目的都是“操纵”。实施赏罚的人无意中都会营造一种上下级的关系,也即我比你优秀,我比你有能力。这在亲子教育中最常见,也最易理解。如果你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的话,想一想,你对孩子做的、说的一切,你会那样对朋友或同事吗?
赏罚教育呈现出的是“纵向关系”,这种关系里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进而去干涉。
我们需要的是“横向关系”。所谓横向 ……此处隐藏11532个字……所以有了防备、猜疑和构陷,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也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当敌人,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如果想要快乐自在的人生,可以先建立两个目标:1.与社会和谐相处2.自立。
要实现目标1(与社会和谐相处),需要发自内心把大家当成伙伴而不是敌人。只有把别人当伙伴,才能做到理解别人种种行为的原因,才能共情,才能得到人际关系中的本可以得到的快乐。
要实现目标2(自立),需要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我们都有能力,而我们能力大小的差距,其实源于勇气。你没有勇气改变,没有勇气进步,没有勇气付出行动,没有勇气独自面对难题…是因为没有勇气,所以才依赖别人,才没办法自立。
相信自己有能力,遇到问题勇敢尝试去用自己的能力独立解决,这就是自立。
另一方面,关于长相方面的焦虑也是因为与人比较的结果。
假如你从未看过别人的脸,你会觉得自己长相丑陋吗?很多东西本身是没有标准的,就像长相,只要你不再和别人比较,你就是足够美好的。如果你一定要固执地认为美丑有标准的话,试想一下,假如世界上每个人都拥有一张标准的所谓美丽的脸,这张美丽的脸是否还会让你觉得美丽呢?
世界正是因为不同才多姿多彩,个体正是因为不同才无可替代。你是独一无二并且无可替代的存在,这是值得你为之欣喜的结论。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5为什么做着同样的工作、过着同样的生活,有人觉得幸福感很强,而有的人觉得并不那么幸福,甚至感到很痛苦呢?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有人能淡定从容,而有的人却失了分寸呢?决定我们现在的究竟是我们过去的经历,还是我们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呢?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的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不是由别人赋予,而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作者整本书用到的是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主要思想,认为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每个人都可以改变现状。阿德勒的观点和弗洛伊德的观点完全相反,弗洛伊德会认为我们的经历、原生家庭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重大影响,被称为“原因论”,而阿德勒却否定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认为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我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使用的手段而已。比如,一个人非常害怕社交,不敢和人交往,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他会认为这个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是由他童年的经历和成长环境所决定的,而阿德勒会否定这个说法,阿德勒认为这个人之所以有社交恐惧症,是因为他想达到不和人交往这个目的,故而捏造出这个症状。他不想和人交往,因为他害怕在际关系中受伤,害怕自己和人交往能力不够,不能和他人相处好,怕别人嘲笑,怕被人伤害,因此就出现社交恐惧症,他就可以给自己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找借口,由于害怕和别人交往,所以处理不好,这就保存了体面。现在聊聊我读这本书的启发。
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一、我们不幸的来源
作者认为我们不幸的根源在于人际关系。
脸红恐惧症、自卑感、自卑情结、优越情结等的出现,都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而呈现的症状。脸红恐惧症是为了给自己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找的借口;自卑感是觉得自己有欠缺,这种欠缺是由和他人比较而产生的,作者认为健康的自卑感感是和理想的自己对比而产生的,从而会为了朝理想的自己而努力,而我们通常产生的自卑感都是在和他人的对比中产生,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情绪;自卑情结是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为自己做不到某事而找借口,比如,正因为我没有关系,所以不能升职加薪,因为A所以B这种思路是典型的自卑情结的体现;优越情结也是在和人对比中产生,正是由于不自信,所以会拼命炫耀自己的某种优越性,就像有句话说的,越缺少什么才会越炫耀什么。这种种情绪的出现都离不开人际关系。
我们往往不是生活在客观世界中,而是生活在主观世界里。
二、我们生活在主观世界之中
决定我们现在的,不是过去,而是我们对过去赋予的意义。这一观念就像情绪ABC理论,事情发生是A,我们对它的认知是B,产生的感受是C,决定我们感受的,不是A,而是B,也就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或者是我们赋予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意义。比如,同样是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学生习惯差,或者故意和我们作对,也可以解释为学生在这门学科上存在困难,或者昨晚有其它的事情给耽搁了等,对同一事情的不同解释,就会带来不同的情绪。所以,作者才会说我们不是生活在客观世界里,而是生活在主观世界中,也就是我们对事情的主观解释决定了我们的情绪体验。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源于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三、走向幸福之路
作者认为人生有三大课题即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这也是我们一生面临的主要课题,而我们所有的不幸就是来自于擅自干涉别人的课题。作者提到一句谚语:你可以把马带到河边,但是不能强迫它喝水。也就是说马喝不喝水,是马的课题,我们不能干涉。比如,读书学习,这件事究竟是谁的课题呢?很明显是学生自己的课题,父母和老师都不能过多的干涉,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果学生不愿学习,家长和老师想尽一切办法强迫学生学习,就会严重伤害两者之间的关系。人与人相处也是如此,人际关系产生问题得到的根源也在于干涉别人的课题。比如,要不要做某件事,如何做某件事,其实是由当事人决定,如果此时,有另外一个人总是去提醒,去要求,去命令,那么很有可能会引发冲突,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和父母之间经常会关系紧张。如何区分一个课题是谁的课题呢?作者说关键看这个课题带来的后果由谁去承担,比如,不读书最后影响的是谁?当然是学生自身,那么这个课题就是学生的,我们不能干涉,但不意味着不管,我们可以告知其利弊,并且做好自己该做的,最后到底学不学,那是学生自己的事,也就是说我们负责把马带到河边,但是不能强迫其喝水。也就是说在行动上,我们要做到课题分离,不干涉不属于自己的课题,同时在心理上做好不追求他人认可的准备,做好自己的事,别人认不认可是别人的课题,我们干涉不了,如果这样做的话,我们就可以免掉很多烦恼。有一本关于育儿方面的经典书籍《不管教的勇气》,也就是详细区分父母和孩子的课题,从而做到“不管教”也能培养出非常自律的小孩。
基本上世界上一切烦恼都源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
四、题外话
阿德勒以及《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从里到外都体现的都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有绝对的选择权、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读来感觉非常亲切,《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也有不少类似的观念,要直面自己的不足,同时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以前还看过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身份的焦虑》等,体现的也是这种理念,我们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更不必在乎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别人的看法我们是不能左右的,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们专心做好属于自己课题范围内的事情就可以了。活在此时此刻,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要为自己而活,这需要莫大的勇气。这也是《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传达出来的核心价值观。